Eclipsa Audio 带着巨大的诉求和巨大的挑战进入了这个领域。
三星和谷歌联手打造了 Eclipsa Audio,这是一种新的 3D 音频格式,旨在与杜比全景声 (Dolby Atmos) 竞争。它最大的卖点是,它是一种免费的开源解决方案,可以免除昂贵的许可费用。
但除了营销炒作之外,Eclipsa 并没有提供任何令人信服的理由来证明它会成功。原因如下:
1. 免费还不够
乍一看,免版税的 3D 音频格式似乎对消费者有利。谁不想要一种需要制造商支付许可费用的杜比全景声 (Dolby Atmos)的替代品呢?
但在一个品牌信任至关重要的行业中,仅靠节省成本还不足以推动采用。
几十年来,杜比建立了良好的声誉,凭借可靠的技术和广泛的应用,成为娱乐领域值得信赖的标准。这一点很难被轻易抛弃。
杜比全景声 (Dolby Atmos) 标签本身就很有分量。它是品质的保证,能够激发买家的信心。它的名字如此广为人知,人们只要看到它的标志就能知道会有什么效果。
这就是为什么即使是精打细算的制造商也会选择杜比技术,因为这是消费者认可和要求的。
更不用说,Eclipsa 也没有提供任何突破性的技术或用户体验改进,超越杜比全景声。因此,创作者、制造商或消费者很难找到采用新格式的理由。
对于工作室和内容创作者来说,杜比成熟的工作流程和支持系统使其成为不二之选。
大多数人不会为了省钱而切换到未经测试的格式(如 Eclipsa)。
与音频内容的总制作和发行成本相比,杜比授权的成本微不足道。消费者不会看到他们节省大量成本,那么他们为什么要关心格式转换呢?
2. 平台受限影响采用
Eclipsa Audio 陷入了恶性循环。目前,它仅支持三星 2025 电视和条形音箱以及一些 YouTube 视频。仅此而已。
如果没有更广泛的设备生态系统,创作者几乎不可能证明制作这种格式的内容所需的时间和资源是合理的。
与此同时,如果内容不足以吸引消费者,制造商也不会接受这种形式。
这是一个典型的“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很难看出 Eclipsa 如何能够摆脱这一困境。
相比之下,杜比全景声 (Dolby Atmos) 则支持从好莱坞电影到移动应用等各种设备。这种便利性可确保用户无论使用何种设备都能获得无缝体验。
因此,Eclipsa 更像是为三星生态系统设计的利基功能,而不是严肃的行业挑战者。
挑战还不止于此。
即使 Eclipsa 以某种方式获得关注,将现有的杜比全景声内容转换为这种格式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与简单的视频编解码器不同,空间音频依赖于专有编码和元数据。工作室需要为 Eclipsa 创建全新的母版,这是一个昂贵且耗时的过程。
既然杜比全景声 (Dolby Atmos) 已经可以运行,为什么他们还要费心呢?
3. 历史表明这种情况可能不会持续下去
三星和谷歌之前也曾尝试过。还记得HDR10+(也就是他们试图挑战杜比视界)吗?
它还承诺提供开放、免版税的替代方案,但未能获得广泛支持。为什么?因为它与杜比视界相比没有任何实质性优势,而且缺乏使其可行的生态系统。
Eclipsa Audio 显示出了遵循相同轨迹的令人不安的迹象。
更糟糕的是,谷歌放弃项目的历史并不令人放心。
该公司长期以来一直推出雄心勃勃的项目,但当这些项目无法获得关注时,他们就会放弃。从谷歌眼镜到无数已停产的应用程序,他们的过往记录让人怀疑他们是否会坚持使用 Eclipsa 足够长的时间,以使其发挥作用。
我们有理由怀疑 Eclipsa 是否也会遭遇类似的命运。
最后,Eclipsa Audio 感觉不像是一项突破性的创新,更像是又一次转瞬即逝的实验。除非三星和谷歌能够带来明显、切实的好处,否则这种格式注定会加入被遗忘的科技失败之列。
别说取代,能够生存下来占有一席市场就不错了。
不一定